在医院急诊室和手术室里,碳酸氢钠注射液是医生手中的“急救先锋”。这种透明液体不仅能快速调节人体酸碱平衡,还在胃酸过多、药物中毒等紧急情况中发挥关键作用。作为患者或家属,了解它的正确用途和注意事项至关重要。
一、核心作用与适用场景 碳酸氢钠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进入人体后能迅速中和过量酸性物质。临床上主要用于三种情况:- 严重代谢性酸中毒(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帮助恢复血液pH值
- 胃酸分泌过多引发的消化性溃疡急性发作
- 某些药物(如水杨酸类)或毒物中毒的急救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该药不能与含钙注射液(如葡萄糖酸钙)混合使用,否则会产生白色沉淀。某医院药剂科主任提醒:“我们遇到过患者自行调整输液顺序导致药物相互作用的情况,这非常危险。”
三、可能出现的身体反应 约5%-8%的患者会出现轻微副作用,包括:- 注射部位胀痛(可通过热敷缓解)
- 暂时性尿频(体内酸碱调节的正常反应)
- 口中金属味(持续不超过2小时)
在急诊科工作15年的张医生分享过一个典型案例:有位胃溃疡患者自行购买碳酸氢钠注射液居家注射,导致严重低钾血症住院。“这种处方药必须严格遵医嘱使用,绝不能当作普通胃药来用。”他强调说。正确认识药品特性,既能让它发挥最大治疗价值,又能最大限度规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