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输液室或者急救现场,咱们经常能看到葡萄糖注射液的身影。这种透明液体看似普通,却是医疗领域应用最广的基础药物之一。作为专业药师,今天就带大家从科学角度认识它的实际作用、合理用法和注意事项。
葡萄糖注射液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注射用水,临床上常用浓度包括5%、10%、25%和50%。不同浓度对应不同医疗场景。5%属于等渗溶液,能快速补充体液流失,特别适合腹泻、呕吐导致的脱水患者。手术前后维持基础能量供给时,医生常选择10%浓度。而高浓度(25%以上)主要用于抢救低血糖昏迷,或者配制其他静脉药物时作为载体溶液。
需要强调的是,虽然葡萄糖能为人体供能,但健康人盲目输注可能适得其反。门诊接诊过不少自行购买葡萄糖注射液"补身体"的案例,这种做法存在风险。正常饮食者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稳定在3.9-6.1mmol/L,额外输注可能导致血糖波动。特别是糖尿病患者,即使使用低浓度制剂也需要严格监测血糖。
关于副作用,正确使用时发生率较低。但部分敏感人群可能出现局部静脉刺激,表现为输注部位红肿疼痛。这种情况多发生在输注高浓度液体时,调整输液速度或更换注射部位即可缓解。极少数患者可能发生过敏反应,出现皮疹或呼吸急促,此时必须立即停药处理。
价格方面,普通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公立医院定价在3-5元区间,50%高渗溶液(20ml)约8-12元。需要说明的是,这类基础药物已纳入医保甲类目录,住院患者可按比例报销。但要注意,市面上某些宣称"能量型"的改良制剂属于自费药品,选购时需仔细区分。
使用过程中有几个细节要特别注意。首先,开封后必须4小时内用完,避免微生物污染。其次,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代替专业营养支持,长期禁食患者需要配合氨基酸、脂肪乳等营养制剂。最后要提醒,家庭备用时应存放在阴凉避光处,发现溶液浑浊或有悬浮物必须丢弃。
对于特殊人群,孕妇使用相对安全,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需调整用量。儿童用药需按体重精确计算,通常每公斤体重每小时不超过0.5g葡萄糖。老年患者因代谢减慢,输液速度要控制在每分钟40滴以内。这些细节看似简单,实则关系到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