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感染科诊室里,张阿姨正焦急地询问医生:"我老伴确诊了巨细胞病毒感染,医生说要打这个更昔洛韦,这个药效果到底怎么样?听说抗病毒药副作用都大,会不会伤肾啊?"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发生。作为临床常用抗病毒药物,注射用更昔洛韦确实需要患者和家属全面了解。
一、哪些情况需要用到注射用更昔洛韦 这种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巨细胞病毒感染。特别是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艾滋病患者以及新生儿先天性感染,医生会根据病情选择静脉给药。去年发表在《中华传染病杂志》的研究显示,规范使用更昔洛韦能使器官移植患者巨细胞病毒血症转阴率达到87.6%。 二、抗病毒效果与用药方案 该药物通过抑制病毒DNA合成发挥作用。临床治疗通常需要连续用药14-21天,具体疗程要根据病毒载量检测结果调整。需要特别注意,用药期间必须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肾功能指标。王医生在接诊时总会反复强调:"这个药需要精准把控剂量,千万不能自行调整输液速度或停药。" 三、常见副作用与应对措施 根据药品说明书和临床观察,约30%患者会出现白细胞减少。因此用药期间要每周检测血常规,当白细胞计数低于2.5×10⁹/L时需要联系医生调整剂量。另外,约15%患者可能发生注射部位疼痛,可以通过调整输液浓度或速度来缓解。 四、特殊人群用药警示 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必须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该药物,因为动物实验显示有致畸风险。特别要注意的是,用药期间需保持充足水分摄入,每日饮水量建议在2000ml以上,这能有效降低结晶尿的发生率。 五、药品价格与储存要求 目前医院常用规格(0.25g/支)的价格在120-180元之间,具体费用因地区和医疗机构有所差异。需要提醒的是,该药物需在25℃以下避光保存,配制好的输液必须在24小时内使用。很多患者家属容易忽略保存条件,这可能导致药效降低。当医生给李大爷开出注射用更昔洛韦时,特别叮嘱陪护的儿子:"输液期间如果发现老人有血尿或者手脚发抖,要立即按铃叫护士。"规范的用药监护和及时的异常情况处理,是确保治疗安全的关键。患者和家属在用药过程中有任何疑问,都应该及时与医护人员沟通,这样才能让药物发挥最佳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