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灯盏花素作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常用药物,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患者关注。很多中老年朋友在门诊开药时都会问到:这个药到底能起什么作用?打针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今天我们就从专业角度为大家详细解答。
什么是注射用灯盏花素 灯盏花素是从菊科植物短葶飞蓬中提取的有效成分,主要含有灯盏乙素等黄酮类化合物。临床研究表明,这类成分具有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聚集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需要提醒的是,这种药物需要稀释后通过静脉输液的方式给药,不能直接肌肉注射。 适用于哪些疾病 根据国家药品说明书,注射用灯盏花素主要适用于以下三类情况:-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急性期(发病72小时内),如脑梗死早期治疗
- 冠心病引起的心绞痛症状缓解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微循环障碍疾病
- 约68%的脑梗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
- 心绞痛发作频率平均减少40%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眼底血流速度提升25%
- 最常见的是输液部位疼痛或皮疹(发生率约2.1%)
- 极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头晕或胃肠道不适
- 严重过敏反应发生率低于万分之一
在用药过程中,患者要特别注意保存条件。未开封的冻干粉针剂需在20℃以下避光保存,配制好的药液要在4小时内使用完毕。如果发现药液出现浑浊或沉淀,必须立即停止使用。每次输液速度建议控制在40-60滴/分钟,过快可能引起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