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里,葡萄糖注射液是最常见的治疗用药之一。这种透明液体装在玻璃瓶或塑料软袋中,通过静脉输液的方式进入人体。作为药师,每天都有患者拿着处方来咨询:这个药到底起什么作用?用多了会不会有问题?今天我们就用最直白的语言,把大家最关心的几个问题讲清楚。
葡萄糖注射液的核心作用
葡萄糖注射液主要解决三大问题。第一是快速补充能量。当患者因为手术、严重呕吐或昏迷无法进食时,5%的葡萄糖液能提供基础热量需求。第二是稀释药物。很多抗生素需要先用葡萄糖溶解后再静脉注射。第三是调节电解质。临床常用的复方氯化钠注射液里就含有葡萄糖成分。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不同浓度的溶液用途不同。10%的高渗葡萄糖常用于低血糖急救,而5%的等渗溶液更多用于日常补液。护士在配药时会根据患者血糖值、肝肾功能等指标精确计算用量。
哪些情况必须使用
根据《临床静脉用药调配指南》,以下四类人群最需要葡萄糖注射液:术后恢复期的患者、急性胃肠炎导致脱水的儿童、妊娠剧吐的孕妇,以及需要长期输注抗生素的感染患者。去年某三甲医院的统计显示,住院患者中使用葡萄糖注射液的比例高达78%,其中以外科和急诊科使用量最大。
不过要注意,糖尿病患者使用前必须检测血糖水平。我们曾遇到患者隐瞒糖尿病史,输注葡萄糖后出现严重高血糖的案例。现在医院系统都会在电子病历中用红色字体标注这类特殊人群。
正确使用方法和常见误区
葡萄糖注射液必须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有些家属觉得输液速度越快越好,这其实非常危险。正常成年人每小时输液量应控制在500ml以内,心功能不全患者更要减半。去年某社区医院就发生过老年患者因输液过快引发急性心衰的医疗事故。
保存方法也有讲究。未开封的注射液需避光存放于25℃以下环境。已开启的溶液必须在4小时内用完,否则容易滋生细菌。需要提醒的是,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代替日常饮水,长期过量使用可能引发静脉炎或电解质紊乱。
副作用与注意事项
临床数据显示,约3%的患者会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等静脉刺激症状。这种情况需要立即调整输液部位,必要时改用中心静脉导管。另有0.5%的敏感体质人群可能出现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或呼吸困难,这时必须立即停药并通知医生。
特别要提醒三类人群:糖尿病患者需每2小时监测血糖;肝硬化患者要警惕诱发肝性脑病;早产儿使用后必须密切观察尿量。去年某儿童医院接诊的1例新生儿高渗性脱水,就是因为葡萄糖浓度选择不当导致的。
市场价格与选购建议
目前500ml装的5%葡萄糖注射液,普通型价格在5-15元之间,特殊工艺生产的软袋包装稍贵。需要说明的是,价格差异主要在于包装材料和灭菌工艺,药品有效成分完全一致。医院采购的国产品牌完全符合《中国药典》标准,患者可以放心使用。
购买时要注意查看溶液澄明度。正常应为无色透明液体,若发现絮状物或结晶析出,说明药品已变质。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购买,不要轻信网络渠道销售的低价产品。根据药监部门抽查结果,近年查获的假劣葡萄糖注射液中,有12%存在微生物超标问题。
最后提醒各位,任何药物的使用都需要专业指导。如果在家中发现未开封的葡萄糖注射液,千万不要自行输液。去年急救中心接诊的3例家庭输液事故,都是因为操作不当导致空气栓塞。遇到紧急情况,请立即拨打120求助专业医护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