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患者常常会在治疗过程中接触到氯化钾注射液。这种透明液体看似普通,却直接影响着心跳的稳定性。作为临床常用药物,它的正确使用关系着治疗效果与患者安全。
心脏跳动需要稳定的电解质环境。当血液中的钾离子浓度低于3.5mmol/L时,医学上称为低钾血症。这种情况会干扰心肌细胞的电活动,导致心跳忽快忽慢,严重时甚至引发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临床数据显示,约15%的住院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低钾血症,其中半数会出现明显的心律失常症状。
氯化钾注射液通过静脉补充快速提升血钾浓度。医护人员会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调整给药速度和浓度。普通补钾时多采用0.3%浓度的溶液,以每小时不超过20mmol的速度输注。对于严重低钾导致恶性心律失常的急症患者,可能需要更高浓度的溶液,但必须在心电监护下实施。有位56岁的冠心病患者曾因腹泻导致血钾骤降,出现频发室性早搏,及时静脉补钾后,心电图在4小时内恢复正常节律。
但药物使用存在两面性。过量或过快的补钾可能引发高钾血症,这会抑制心肌收缩,造成心跳骤停。临床发生过因护理人员误将氯化钾注射液当作生理盐水快速输注导致的医疗事故。因此国家规定氯化钾注射液严禁直接静脉推注,必须稀释后使用。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定期检测血钾水平和心电图变化。
药物副作用方面,约3成患者会出现注射部位疼痛或静脉炎。改用中心静脉通路或配合局麻药能有效缓解。价格方面,每支10ml的氯化钾注射液市场价在2-8元之间,但具体费用受品牌和医疗机构等级影响。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自行购买使用存在极大风险,必须严格遵医嘱。
储存时要注意避光保存,结晶体沉淀意味着药物变质。开瓶后超过24小时未用完的溶液应当废弃。对于需要长期补钾的患者,医生会根据情况调整为口服制剂维持血钾平衡。